- 陈楠;郝庆;张悦;李庆;
产业空间优化对于城市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。文章在梳理产城发展的基本逻辑、经典理论和典型案例基础上,研判了产业空间重构的重要趋势,并以济南市为例探讨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空间优化。首先识别了制约济南城市产业空间发展的主要问题,包括市域区县发展不均衡、科技创新能力与要素配置不协同、优质产业空间保障不足等。然后提出济南产业空间优化的三大策略:①在都市圈一体化背景下,加快形成核心引领、差异分工、梯度布局的全域产业协同发展格局;②促进产业、创新和要素一体发力,培育创产城融合互促的高能级城市新动能承载平台;③精细梳理整备优质产业空间,引导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优地优用。
2025年07期 v.38;No.453 45-5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171K] [下载次数:293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3 ] - 张兴;
目前,我国规划实施评估向纵深推进的理论支撑不足,缺少普遍认同的评估方法,需要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完善规划实施评估理论体系。文章以PDCA循环体系为新的理论视角深化规划实施评估,构建规划编制实施管理中的完善计划、规范实施、深化检查、总结改进等方面评估工作框架,结合PDCA质量管理循环体系特性,顺应新发展需求,聚焦规划实施评估核心内容,探索PDCA循环管理体系在规划实施评估中的应用,形成PDCA循环理论框架下的规划计划阶段、实施阶段、检查阶段、总结改进阶段的优化策略,完善评估路径。
2025年07期 v.38;No.453 52-57+97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284K] [下载次数:261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3 ] - 孙辉;谢建春;陈松虎;谭春婵;孙伟杰;冯丹妮;
文章针对我国耕地保护管理管理存在的环节串联不足、规划传导不足、目标总控与过程管理脱节、保护管控与利用引导衔接不足等现状问题,基于耕地保护主动统筹转型思路与系统思维,提出耕地保护“五量联保”治理模式:①锚定存量,严格落实现状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;②严控减量,严格耕地占用管制,精准研判占用计划;③统筹增量,突出补充恢复耕地全局性管理;④提升质量,推进质量和生态的系统性提升;⑤保障产量,健全耕地利用和管护运作机制。
2025年07期 v.38;No.453 58-64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058K] [下载次数:311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3 ] - 李思佳;郭瑞雪;付梅臣;田毅;
从存量用地的视角探讨土地节约集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。文章梳理分析了纽约、底特律、东京、新加坡和莱比锡五个城市在存量用地方面(棕地、空置住房、空置地块、其他存量用地及地下空间)促进土地节约集约的做法,基于这些城市的经验,提出我国盘活地上存量土地及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相关启示:①推动棕地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;②促进空置住房特色化利用;③加快构建存量建设用地调查监测体系;④推进空置地块开发精细化管理政策出台;⑤注重面向土地混合利用需求的规划管控制度安排;⑥强化地下空间三维建模技术应用。
2025年07期 v.38;No.453 65-72+89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108K] [下载次数:577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3 ]